第(2/3)页 不等他发泄完心中的情绪,传令官慌慌张张地跑到近前:“启禀大人,贼军已在二十里外。” 赵之龙第一反应是投降。 可是他又觉得投降不一定有好下场。 在跟随太子起兵之前,他已经犯了私铸钱币之罪。 是死罪。 跟着太子起兵,在崇祯眼里肯定是造反。 也是死罪。 二罪归一,他很难有好下场。 可是不投降的话,他又守不住东昌府。 朱慈炯和李定国的骑兵虽然不会攻城,但是可以围城。 随着围城时间的增加,且没有援军的情况下,城中守军士气会越来越低。 最后甚至可能会发生兵变。 既不能投降,也守不住城池。 赵之龙决定逃跑。 他下令所有人登上城墙御敌,自己则带着亲兵和数百骑兵悄悄来到西城门旁。 亲兵拿着手续,命守城的士兵打开城门。 城门刚一打开,他们便纵马跃出。 本以为能顺利逃脱,结果守军只打开了城门,并未放下吊桥。 咣当一声。 城门关闭。 赵之龙傻了眼。 他被夹在城门和吊桥之间。 既无法逃走,也无法回到城中。 赵之龙大怒,朝着城墙上喊道:“放下吊桥,快放下吊桥!” 城墙上士兵们,对赵之龙弃他们而逃行为十分鄙视,纷纷装作没听到。 赵之龙欲哭无泪,他朝着城头大喊:“平日里我待诸位不薄,今日为何要置我于死地?” 一个将领嘲笑道:“赵大人就别喊了,免得喊坏了嗓子到时候无法求饶。” 赵之龙又喊了一会,吊桥始终没有放下的意思。 他毅然决然的扔掉甲胄,纵马跳入护城河。 刺骨的河水冻的赵之龙瑟瑟发抖,平日里养尊处优的他很快失去了知觉。 等他再次睁开眼时,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床上。 旁边是火炉。 火炉旁站着三个人。 一个看着脸熟,另外两个人十分陌生。 他对着那个脸熟的人问:“是...是定王殿下吗?” 朱慈炯点头。 第(2/3)页